為什麼IMF預估今年台灣經濟成長是四小龍最高,失業率也最高?台灣海外生產比重首度破五○%大關,這代表什麼意義?馬英九、蔡英文辯論ECFA,不論贊成或反對,都說是想幫台灣創造或留住工作機會。如果高經濟成長帶來的卻是薪資不漲、就業不增、貧富差距更大,那為什麼我們要花那麼大力氣、砸那麼多錢去拉抬經濟成長率?

 

最近有三個經濟數字很「魔術」,亮麗的數字成長背後,卻有著政府說不出口的隱憂。

第一個魔術數字,是經濟部統計處公布,今年三月台灣製造業海外生產比重為五○.九%,首度突破五成,而且從政府委外的二○○六年台灣製造業普查報告看來,海外生產有六成是集中在港澳中國地區生產,以通訊、電子、塑膠、紡織業為主。

依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的解讀,海外生產比重數字愈高,代表產業外移狀況愈嚴重,這會導致結構性失業問題惡化,既影響勞工薪資成長,也不利國內消費,而且會擴大貧富差距。

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「雙英辯論」時一再強調,現在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工作不足,ECFA(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)將引發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經濟結構調整和財富重分配,對台灣的衝擊遠超過WTO(世界貿易組織)。那台灣應該怎麼辦?

衝擊一:經濟貢獻「虛有其表」
兩成人享受八成經濟成長

二○○○年時,台灣製造業的海外生產比重僅一二.三%,○一年政府宣布開放手機、筆記型電腦等七千多項工業產品赴中國投資而急速攀升,○五年比重占四○%,最近突破五○%關卡。更可怕的是,今年二月,馬政府又開放八代以下面板廠可以赴中國投資,未來台灣製造業海外生產比重必然還會再提高。

以投資區位選擇理論來看,企業肯定是選擇到原料、勞力、土地成本低,產品市場潛力大的地方去投資設廠。台灣商人早就一窩蜂往中國跑,從過去的傳統產業到現在的科技業。
當電子大廠一個個外移,並群聚式移往中國,創造了公司的利潤,所以整體營收看來亮麗;但殘酷的事實卻是:他們在台灣聘用的員工也大量減少,對台灣內需市場的經濟貢獻度,遠不如留在台灣打拚的傳統產業。

郭台銘雖然貴為台灣首富,鴻海號稱全球有四十萬名員工,但在台灣,真正能說「我老闆是郭台銘」的也才一萬多人,只占總員工數四十分之一。鴻海去年營收一.四兆元,有九成以上是「台灣接單、中國生產」創造出來的成果,鴻海在台灣已轉變成貿易仲介的角色。

中研院經濟研究所院士胡勝正指出,最值得關注的是,台灣海外生產高度集中在中國,未來企業如果為遷就市場不再對台灣採購零組件,那對母國的經濟貢獻將鈍化,「而且經濟成長沒有創造就業機會和增加薪資,成長的果實並非全民共享,而由二○%的人享用八○%的成果,政府應該要想辦法在法規、制度上做努力,」胡勝正說。

http://monthly.wealth.com.tw/index2.aspx?f=201&id=1125&p=1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網路尋寶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